“阿公,你的手机加上手机壳一共是217克,以后买菜买水果可以直接把手机当‘砝码’,检验商家的秤准不准。”永康市市场监管局象珠所干部杜仲超边说边在一张圆形标签上写上数字“217”,并把标签贴在市民徐金表的手机上。
近日,永康市市场监管局在象珠菜场开展“手机变‘砝码’ 计量惠民生”宣传服务活动,使用检定合格的电子秤为市民的手机称重赋“码”,让手机变成打击“鬼秤”、维护消费者自身权益的“武器”。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将市民随身携带的手机放在高精度计重计数秤上进行称重,随后给手机贴上重量标签,并再次称重确认。贴有重量标识的手机可看作一个已知重量的便携式砝码,消费者在购买称重商品时,可将手机“砝码”作为重量参照放到商户的电子计价秤上称重,就可以初步判断电子秤是否准确、购买的商品是否足斤两。
徐金表当天正巧来菜场赶集,称量好手机后,他说:“这样的活动非常好,等会儿我买菜买肉时,直接就用手机放到商户的秤上面验证,秤准不准一目了然。”
杜仲超说:“我们帮市民称手机,让大家清楚知道自己的手机具体有多重。在日后的购物消费中,市民就可以把手机放在商户的秤上称一称再进行判断。如果遇到‘作弊秤’,可以拒绝购买,并向市场监督管理局提供举报线索。”
称准量足非小事,一分一厘系民生。“手机变‘砝码’”活动不仅让精准计量走进百姓生活的“柴米油盐”中,更是让消费者主动参与到了社会计量监督中,进一步助力放心消费市场环境的构建。
融媒记者 | 王玙铮
融媒编辑 | 应祎
校对 | 华偎兑 一审 | 应栩漪 二审 | 应芳蒙 终审 | 王贻江
永康市融媒体中心原创文章、图片、视频等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有话要说...